理发史话:酷刑是如何成为时尚的?

  • A+
所属分类:萌事件

年关将近,中国的舅舅开始提心吊胆,生怕有什么三长两短。民谚曰:“正月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。”剃头,现在一般按照古代的习俗,重新称之为“理发”。大家不待舅舅催促,都会自觉地在年前理发,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。现在的发型,习惯剪“西发”,是从西方传过来的。而中国的发型史,实实在在是一部苦难深重的历史。

现代你正月理发,舅舅会跟你拼命;古代你任何时候敢把头发剪掉,父母会跟你拼命。儒家伦理经典《孝经》曰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剪头发,那是不孝。当然古人也剪头发,那不是为了美,而是犯了罪。

理发史话:酷刑是如何成为时尚的?
(残酷的髡刑)

古代割去头发,叫“髡”,是上古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。在夏商周直至汉晋南北朝时期,髡刑受刑者往往生不如死,很多被割去头发的人,都会绝望的选择自杀。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肯理发,如果要求强制剪短头发,就会以死相挟,这种臭脾气估计就是那时穿越过来的。

鉴于髡刑是如此残酷,后来想了个变通的办法。即原本要判你髡刑,先判你个宫刑。然后告诉你,可以用髡刑代替宫刑,问你是否愿意?这样髡刑的受刑者会好过一些,宫改髡的髡刑受刑者,存活率显着提高。明白了这点,你就会明白曹操“割发代首”是多么伟大。当时,如果有人像曹操一样被割去头发,几乎相当于判了死刑。曹操割发代首,那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,死过一次的人啊。

“理发”一词,远比俗称的“剃头”、“剪头”之类的词要早。古人说的“理发”,是“梳理头发”的意思,和现代意义的理发完全是两回事。《晋书.谢安传》说:“温后诣安,值其理发。”古人是十分珍惜头发的,就是梳理头发,都生怕把头发弄掉了,一般十几天才舍得梳理一次。孟郊说:“十日一理发,每梳飞旅尘。”

理发史话:酷刑是如何成为时尚的?

古代理发的工具,叫“栉”。栉,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,成语有“栉风沐雨”。直到明代,理发技师都采取流动作业的方式,没有固定的理发店。中国第一家理发店,出现在清朝顺治二年,是多铎在江南开办的。

顺治二年(1645年)六月初五日,摄政王多尔衮给在江南的豫亲王多铎下了命令:“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,倘有不从,以军法从事”。多铎接到命令,当时就开设了很多理发店。所有理发师集中待命,以便执行多尔衮在江南十天之内全部剃发的命令。当时的口号是:“留发不留头,留头不留发。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发型改革拉开序幕,而发型只有一种可供选择:金钱鼠尾头。

金钱鼠尾头,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,仅留头顶中心一小撮如铜钱般大的头发,结辫下垂形如鼠尾的难看发型。如此难看的发型,还有人赞颂说:“金钱鼠尾,乃新朝之雅政;峨冠博带,实亡国之陋规。”因为这种发型实在难看,全国统一的难度太大,后来多尔衮接受大明降臣金之俊建议:“(头发)男从女不从,生从死不从,阳从阴不从,老从少不从,儒从而释道不从。”所以,《红楼梦》中少年贾宝玉和少女林妹妹,都是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;而贾敬因为珍惜头发,宁可出家做道士,也不肯剃发为官。后来,金钱鼠尾头还做了适当改进,逐渐加粗,成了我们今天清宫剧中常见的牛尾辫发式。

理发史话:酷刑是如何成为时尚的?

难看归难看,在屠刀和剃刀的双重作用下,大家渐渐习惯并深爱起这种发型。每个人都念叨着:“金钱鼠尾,乃新朝之雅政;峨冠博带,实亡国之陋规”,瞬间改变了古老的“理发”习惯,更热衷于“剃头”。当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发型改革来临时,大家和扎起辫子时一样,又不肯剪掉辫子了。

1911年10月,武昌起义成功,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贴出剪辫告示:“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,重振汉室,凡我同胞,一律剪去胡辫。”当时到处设有“义务剪辫处”,剪西式发型或理光头,一律免费,但大家死活不肯丢掉辫子。后来是革命军和思想开放者满街抓人、强制剪掉辫子,才把现在的发型推广开来。

强制推广发型时代早已作古,而思想上的辫子,很多人留在心底。时值年底,该不该拿出来修剪一番呢?